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,必须永远吹冲锋号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强调“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工作机制,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”,要求“深化整治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腐败”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,要紧盯重点、抓住关键,推进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治理不断深化,持续拓展反腐败斗争的深度广度,提高治理腐败效能。
股票配资通常使用杠杆,放大投资收益的同时,也放大了亏损风险。当市场波动较大时,投资者可能面临爆仓风险,即亏损超过本金,导致账户清算。
油水越多的地方越容易滑倒。相比其他领域,金融、国企、能源、医药和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、投资密集、资源集中,关乎国计民生,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,一些重点领域往往腐败易发多发,不仅侵蚀党的肌体、损害党的形象、伤害党群干群关系,更会破坏公平正义、影响发展环境、积累风险隐患,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“拦路虎”“绊脚石”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盯紧盯牢重点领域特别是其中的重点人、重点事、重点岗位,找准问题、对症施治、靶向纠治、精准发力。
牵牛要牵牛鼻子。重点领域重点整治,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,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、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。必须清醒看到,由于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,利益诱惑大,重点领域往往是廉洁风险的高危区域,加之一些领域行业性特征鲜明,腐败的方式、手段上具有相对的隐蔽性和复杂性。从查处的重点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,既有“一把手”任性妄为、履责不力的问题,也有关键岗位人员以权谋私、搞利益输送的问题;既有党员干部思想滑坡、底线失守的缘故,也有制度不健全、监管不到位的因素。深化整治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腐败,就要吹开浮土找裂缝,善于从异常现象背后发现隐藏的腐败问题,把反腐败与防风险结合起来推进,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,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。
善除害者察其本,善理疾者绝其源。深化整治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腐败既要在“惩”字上下功夫,也要在“治”字上做文章,做到“惩”“治”结合、系统施治,从源头上解决问题、防范风险。要主动顺应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,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深挖重点领域腐败问题,将个案查处和系统整治有机结合,从个案清除、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、全域治理提升转变。同时,要前移关口,深化源头治理,与时俱进强化类案分析,结合不同行业、不同主体的特征,围绕案发领域的权力运行、内控机制、工作程序等方面,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、权力运行风险点、监督管理空白点,深化以案促改促治,斩断利益输送链条。
铲除“围猎”这个政治生态污染源。行贿与受贿是一体两面,行贿不查,受贿不止。深化整治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腐败要取得长效,需要强化受贿行贿一起查,斩断官商勾结利益链,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。通过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,统筹运用纪律、法律、行政、经济等手段,正确运用政策策略,依规依纪依法对行贿人作出处理,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,让“围猎”者寸步难行,让潜在的行贿人望而却步。
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工作机制,着力铲除重点领域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。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,更加有力遏制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增量,更加有效清除存量;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在配资炒股,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,促进完善公共资源配置、公共资产交易、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市场运行机制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;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,健全重点领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长效机制,创新警示教育方式,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,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。(石顺江)